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高端阅读 > 叶檀:只有增长没有改革 刺激政策就没有前途

李铁:现行体制下资源被通过行政手段集中在大城市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在现行体制下,是使大量的资源,通过行政手段集中在高等级城市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比如土地资源,所有的土地计划分配指标是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向下分配的,哪个城市能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基本都截留在高等级城市。”

  李铁说,分税制是到省,省以下是谈判、包干、承包等等。省以下的制度是上缴机制,越到下面,上缴机制越严重。在浙江、江苏、广东进行调查发现,大量的中小城市的税、小城镇税基本给上级政府,只能留到自身的10%。小城市把财政资源上缴给上级城市,上级城市既能拿到土地指标,又能拿到下级政府的财政资源来发展,就造成了地级以上城市发展快一些。大量的资源去某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当他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问题就出在这里。

  城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行政手段吸收更多资源的时候,也通过排斥对外来人口农民工的服务,户籍人口获得了更好的福利条件。这种发展的福利条件就使户籍人口的利益被固化了,就反映出整个社会群体,甚至包括社会精英群体对外来人口的强烈的排斥心理。我们户改的难度大幅度增加了,李铁说。

  李铁问道,无论从上级向下传递的资源,还是下级上缴的资源都被集中在大城市以上,中小城市哪里去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研究中小城市发展问题不是嘴上说说,更多地是要了解发展的体制现状,怎么来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活力。

  李铁认为,各类行政管理体制对中小城市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县改区、市改区,现在可以把一个县一个市改成区,在世界上都没有。为了扩大自己获得的土地空间,任意的把一个区,把一个独立的城市直接划为区,这个在中国太普遍了,最近在苏州还把吴江市改成区了,这是中国特别典型的现象。怎么能有助于这些城市的发展,一改区以后,财政都归市全部统管了。

  这么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李铁认为:

  第一,我们国家应该合理的配置城市结构。

  第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户籍改革政策。

  第三要重新认定城市规模标准。不是发文件确定直辖市、地级市,而是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城市标准。

  第四,要下放权限,给予中小城市政府更多的发展活力,改变上级分配资源到高等级城市被截留,改变中小城市本身所创造的财富无偿的被拿到所在地做贡献现象。这个改革面临着利益调整特别明显。

  第五,增加政策支持,既然说中小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发展,我们不能把土地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来截留在大城市。应该给他们支持,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吸纳人口的能力。

  第六,要把优质资源向中小城市转移。各大城市集中了太多的优质资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直在城里不搬,导致海淀学区房价格高涨,好多省的城市把大学迁到新区去了,这种集中资源为什么不能向周边的中小城市转移呢?你只有把优质资源转移出去,人口才能分流出去。可是我们现在各类城市还在通过这些优质资源作为条件招商引资,我们整个城市的合理分布,我们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怎么实现呢?你的房价也下不来。

  第七,要科学的配置城镇间的交通体系。

  李铁是在8月3日举行的“2013年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夏季论坛”中作出上述表述的。中国城市发展论坛诞生于2012年8月,张家口市崇礼县是永久会址。论坛分为夏季和冬季论坛,主要关注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据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