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频频“失联”背后:有预谋者居多
2014年,“失联”一词作为马来西亚航空航班与空中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事件的遗留物,被大量引用至其他领域,譬如企业界。近一年来,在反腐和新常态双截棍抽打下,企业家“失联”现象频频出现。百度[微博]“失联企业家”这一关键词组,竟然弹出400多万条相关信息。粗略浏览统计网文内容,失联企业家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港澳台企业家也不曾幸免。企业家“失联”也成为微信等新媒体热词,据泉州商报报道,有一段时间,泉州金融、企业圈中流传着一条有关失信、失联企业名单的微信,多家上市公司赫然在列。
失联企业家不仅地域分布广,且遍布各行业,从风险高企的金融、地产,到服装、农副产品、零售等传统行业都有“失联”企业家。失联企业家涉及地域之广、行业之宽,反映出企业经营背后的经济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及结构调整的“副作用”。
频频上演的失联有预谋者居多
分析企业家失联现象,无论主动失联的企业家,还是被动失联的企业家,大多属于三种性质:一是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官商勾结、行贿受贿,或者与黑社会关联;二是债务危机,最根源的或在于这些老板的钱袋子出现了破洞,补丁越打越多,风险越积越大,最终崩盘;第三是企业因骗局而设,钱骗得差不多了就人去楼空。最终,这些企业家或大势不可违,跑路为上;或“因涉嫌经济问题被相关部门控制”;或骗的钱够了就人间蒸发了。
据长期关注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张荆律师介绍,企业家失联引发的犯罪现象不同于一般人犯罪,它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往小里说,失联企业家跑路,大多会引起企业倒闭,直接导致一大批人失业。而在宁波、晋江等产业聚集密集,互为担保现象严重的地方,一位企业家失联,往往引起十几家甚至上百家关联企业经营困难,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冲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进而影响到当地政府、司法的形象。而且企业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非常大。它不仅侵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带坏企业团队,而且也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利益,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所有的主动失联都是有预谋的。跑路的企业家,留下的往往是一个动荡的或者千疮百孔的企业。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6月杭州中都集团董事长杨定国跑路,留下20亿元巨额债务。中都集团这个有着1000多名员工,涉及房地产、酒店、百货、物业、典当等多项业务的集团公司,旗下业务大多已经暂停营业,公司内部员工人心惶惶,各地债权人聚集总部大楼,中都集团已经失控,最后余杭区政府不得不全面介入该事件。
类似杭州中都集团杨定国失联事件,在全国各地屡屡上演,尤其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家出事后,企业会很麻烦,因此老板被调查,我们肯定不会做他们的业务。”深圳某浸淫市场多年的信托人士直言,这样的企业可能就完了。如果是上市公司,他们大部分是做股票受益权信托产品,老板被调查,股价也会大跌,同样也会影响信托产品的安全。
据《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报告》显示,2012年度14例可统计的“失联”民营企业家,平均每案涉案金额达11.5857亿元。如此庞大的犯罪金额,可以轻松拖垮绝大多数的民营公司。
企业家失联但企业不能失语
在诸多主动失联、被动失联的企业家事件中,还有一类另类失联事件引人关注。这种失联可以称为被失联。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要是一个社会人士,不一定是名人,三两天不露脸,都有可能被划进失联名单。最近被划进这个名单的有:闭关研发产品的金融界CEO赵志伟,高层变动离职的特斯拉[微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兄弟阋墙的网秦CEO林宇等。
这一类涉及公司重大人员变化的“被失联”事件,表明公司对公关传播的忽视。笔者认为,不管是高管失联还是被失联,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千万不能“失语”,至少应公告相关信息,否则疑团越滚越大,传闻越来越多也就很正常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更加直接。
网秦CEO林宇突然卸任的消息引发网秦股价下跌,12月11日网秦收盘下跌4.9%,报收于5.44美元。传言称金融界CEO赵志伟失联及被限制出境,公司股价接受考验,连续两日下跌,跌幅达27%。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篇公司总裁给去职职业经理人的回信,其中一段内容非常适合这些失联的企业家。大意是,企业100人以下时是企业家的企业,超过100人的时候就是社会的企业,因此每次战略决策、管理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企业的后面是员工、家庭、关联公司,他们组成了一个社会。
但时至今日,企业家失联现象仍在继续上演。有中关村数家苹果经销商12月22日向媒体反映,苹果中关村代理商北京广达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董维失联。最新调查显示,包括北京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关村担保公司、苹果经销商神州数码[微博]和中关村及河南、河北十几家苹果经销商在内的多家机构涉及其中,资金超亿元。
失联背后独裁式的企业文化
其实,无论是因资金链断裂,还是行贿受贿等原因,事实上这些都是企业家失联的表层原因。究其根本,企业家屡屡失联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结构治理等方面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所导致。
纵观失联事件中的公司,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那就是独裁式领导的企业文化。这种现象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无论上市不上市都存在。大事小事一把手说了算,置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于不顾,长官意志决定企业运营。
譬如,前几年地产行业蒸蒸日上,许多主业是服装、零售、农业的公司也加入到地产开发行列,结果地产没挣到钱,主业一蹶不振。近两年金融业比较发达,于是一窝蜂卷入到了地下融资或非法集资中。一位投行人士在调研中发现,比企业老板参与地下融资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在江苏、陕西等地甚至出现了政府公务员参与非法集资的情况。这位投行人士形容说,“这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事实上,如此重大的经营决策,在现代化公司中,必须是经董事会批准的全体决策才能执行,上市公司更是要作为重大消息进行披露。但失联事件中的企业,只有企业家和少数亲信知道,企业其他高管和普通员工大多事后才清楚。据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在175例基本已经立案的民营企业家案例中,初步统计至少有98例属于二人以上的共同犯罪,占统计案例的56%,平均每案约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