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动态:如何破解“塔西佗陷阱”和“老不信”现象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塔西佗陷阱”和“老不信”现象在当今社会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破解“塔西陀陷阱”和“老不信”现象提出建议。
“塔西佗陷阱”和“老不信”原因分析
(一)技术原因
现今,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的改变。一方面,网络媒体接近直播的速度,和网络终端多元化、移动化,网络用户的匿名,社交网络的私密特征,使民众有了成为自媒体的可能,促进了新闻事件相关信息的多面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不仅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还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冲击。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淼就认为,“塔西佗陷阱”并非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只是网络的传播规律会从正反两个方面都对此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互联网,政府要学会为我所用,近年来,政务微博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社会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不信的东西只是个符号,实际是政府自身长期的信用缺位给民众造成刻板印象:“老百姓,老白信,老不信。”网络时代,政府如果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迟钝、无知,甚至蛮横,都会在网上被无情渲染;少数官员的腐败、无能、低效等,都会在网上被迅速放大。
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群,多元化经济市场环境下价值观的复杂化,都导致社会监督链条的断裂。网民倾向于自由表达言论,而不愿泄露个人隐私。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却有所疏远,也可能会导致孤独、冷漠、自私、盲目、浮躁等负面心理的凸显。
(三)政府管理原因
个别地区的事件出现了管治危机,而对腐败和渎职现象的痛恨,又加重了民众对某些公共部门或资源部门的“不信”权重。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央政府信任度最高,地方政府次之。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相信中央政府,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
(四)市场经济原因
社会信任危机现象,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秩序缺陷有关,和市场社会唯利是图的氛围及其文化有关,和许多无良逐利者有关,如“网络水军”、黑公关、网络打手、网络诈骗等。
(五)境外复杂因素
以西方反华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等为主的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煽动、组织串联和用恶毒的言论,攻击我国党和政府、社会主义制度,丑化中国人形象。互联网上的敌对势力,煽动和利用广大网民,以抹黑、欺骗、扣帽子的行为来行动,力图使党和政府形象蒙受损失。
对策建议
“老不信”的心态是负面的,应当通过政府、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努力,来消解、理顺、转化这种负面情绪,努力帮助人们构建和谐身心,构建和谐社会,防止落入“塔西佗陷阱”。
(一)意识上
1.加强“透明清廉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把“为人民服务”的诚恳态度放到重要地位,求真务实,敢于直面现实矛盾,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今天的“不信”源于过去公共事务的不透明,政府不能觉得委屈,而要有“为此前的政府诚信缺失埋单”的觉悟。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技巧、智慧、话语方式也需要逐渐改善,从心态到语态,都应更自然、更充分地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对接,2.意识到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政府垄断信息发布渠道,对于“不信”不能有“清者自清”的想法,也不能不屑回应。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需要做到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另外,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引导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关注民生,切实妥善地回应群众利益诉求。“舆情非敌情,维权才能维稳。”
(二)做法上
1.坚持公共信息的公开和公正,充分运用公示、听证等手段,加强调查的专业程度,于情向民众展示开放的态度,于理向民众展示真实全面的信息,扭转刻板印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网络语境中社会管理的一项指导原则。信息及时公开、政务透明、直面问题,可以推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升,赢得市民的理解与信任,化解“老不信”现象的发生频率。
2.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做到及时预警和舆情处置,开设政务网站和政务微博,提升政府形象和舆论工作效率。合理把握发布时机,早了,被怀疑没调查,晚了,被质疑有猫腻。“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把政府信息工作搬到网上来,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畅通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
3.改善官腔表达方式,诚恳务实,贴近民间语境。将政府自身信息发布机制与网络公共舆论前台对接,运用政务微博等手段,促使信息及时下达。加强公共政策和事务的解释力,公布政策事实的同时告知民众新政确立的合法性是什么。如果有些事务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实行”了,可能产生被愚弄的反感。当个别代言人政策解释不力或言语不当时,往往会被放大为政府意见而酿成舆论风波,损害政府形象,也损伤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4.公权代言人谨慎对待自己的公共话语权和公共形象,防止个体行为被放大为政府态度,损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理性面对负面观点。
对公众的情绪性反应既要高度重视,也不能如临大敌、反应过度。这样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不会出现言行不当。这就要求每个公共权力代言人慎待自己的公共话语权。
5.关注民生,求真务实,首先从态度和语言文风开始。据监测,当前大量舆情危机都涉及到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我们党的历史中,无论从感情,还是从现实来说,历来是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密不可分的。关注民生,是我们工作的重大职责。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维护,就有可能迫使其成为暴力群体,最终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困难的人们,党和政府除了要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予身心关怀和抚慰。党和政府应当鼓励公众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去关心、关怀弱势群体和各种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让维护基层群众利益体现和落实到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
6.加强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如2011年8月某城市宣布推行的“房产加名税”,从8月23日当地地税局负责人表示“今天就开始征收”到接下来5天的“等总局文件”“短期内不推行”,再到28日的“暂不征收”,直至“8月31日起免征契税”。有观点表示,政令变化之快让网友不禁感叹“比变脸都快的就是变令”。这样的行政举措,难免会遭到舆论的质疑。
因此,要积极变革传统行政范式和观念,探索新的权责观念。推动实现舆情工作的细致化、程序化、科学化,不能全靠“拍脑袋”,更不能随意承诺、过分承诺,而应该多论证、多听证、多求证,并在执行环节完善问责制度、监督和绩效考评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言出必行,令行禁止,提升政府公信力。
7.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机,也离不开各阶层群体自身素质的提高。目前,社会的焦虑情绪总体比较严重,很多人把怀疑权威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对于公权力总是会先入为主一概否定。因此,必须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公民教育,把法律和媒体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让各阶层群体都知法、懂法,切实提高自身的权益意识和谣言鉴别能力,确保能够对政府行为和专家言论进行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