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舆情扫描 > 政务新媒体“出圈” 孵化变革机遇

政务新媒体“出圈” 孵化变革机遇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6日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12月28日,以“聚力深度融合,激发传播合力”为主题的2020南京融合传播峰会在宁召开。作为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在南京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由人民在线/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南京政务舆情研究院联合撰写的《2020政务传播白皮书》重磅发布。报告课题组成员包括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曲晓程、助理研究员林子蕊等。《白皮书》聚焦南京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归纳了2020年度政务传播影响力建设的“南京实践”,并为政务新媒体的建设与传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白皮书》指出,2020年,政务新媒体从“两微一端”拓展到了短视频平台、知识分享平台、音频平台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政务新媒体,不仅丰富了政务公开的途径,也成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渠道。在《2020年第三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的全国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百强中,南京居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第二;在江苏政务微博城市竞争力指数中,位居省内第一。无疑,2020年,南京政务微博运维稳步有序,不断保持并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活跃度,其竞争力位列同类城市前列。

《白皮书》深入剖析了南京政务新媒体在传播影响力建设中的创新性经验,其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是规范政务账号管理,创新“政府-群众”沟通渠道;二是深化政务新媒体角色构建,政策解读话语亲民化;三是媒介融合开拓新渠道,政务“微服务”营造新格局;四是及时击碎网络谣言,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五是政务新媒体矩阵效应,扁平触达各方力量;六是开拓创新传播形式,凝心聚力社会共识;七是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虚拟世界可以“反哺”现实;八是媒体助力南京战“疫”,多方协同形成声势。

   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加强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建设。在此背景下,《白皮书》从七个方面为未来政务新媒体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第一,坚守核心价值路径,整合资源解读用户。一方面,在用户时间逐渐被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分流的今天,各级政府机构更应坚守住政务新媒体的核心价值路径——“倾听-对话-服务”;另一方面,无论是避免“同质化”传播危机还是避免账号风格构建的“人格分裂”危机,都应对网民的特征有着更为精准的解读。

   第二,技术助力信息共享,上链释放数据潜能。区块链在内容生产领域将更多地在版权保护领域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共建良好的版权生态建设,是实现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引导舆论向好发展的必要举措。

   第三,创新“资讯+服务”模式,政民良性互动加深。未来政务类账号服务功能的发展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学知识传播的服务功能将得到加强;其次,将进一步拓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空间;再次,“零见面、零跑腿”的“线上远程帮办”服务将进一步下沉基层。

   第四,“耳朵经济”蓝海广阔,政务音频顺势发力。当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先行试水,紧跟音频平台的发展变革机遇进入到政务音频的转型中来,打造融媒体矩阵的新电台。但目前政务音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深挖用户需求蓝海,将有助于政务音频的发展。

   第五,进击青年文化潮流,“出圈”孵化变革机遇。当前,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主力军,也是互联网舆论场的建构主体和网络议题的重要参与者。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未来要走向更加多元的领域与平台,在实现领域与平台的“出圈”中,牢牢把握舆论风向,占据宣传高地。

   第六,注重反馈机制建设,拓展渠道提升参与感。评价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除了健全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之外,从社交关系的角度去开拓创新公众参与的渠道也是重要思考。从短视频的“我看见”,到Vlog的“我在场”,再到微博话题、政务直播营造的“我参与”,政务新媒体可以调动更广范围的网民的积极性,良性互动会带来共鸣与共情,在提升网民认同感的同时也会强化政府的公信力。

   第七,舆论形象常态塑造,回应与建设综合发力。城市形象传播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政务新媒体在建造城市形象方面涉及两个主要方向,一方面侧重于热点舆情事件中的回应能力与形象修复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政务新媒体城市形象塑造功能的常态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