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谁在为“保护牌”提供保护?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据《新京报》16日报道,河北迁西迁安等地有专门针对超载车辆的“保护牌”,有了这样的“保护牌”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治超车辆都会选择性忽视车主的超载现象。反之,稍有超载就会被罚款,罚款数额远超购买保护牌的金额。除此之外,一些出售“保护牌”的车队还有打砸不购买保护牌的运输车的行为。
新华网:超载“保护牌”看似是社会闲散人员所为,实质是公权力寻租的结果。为此,各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对“保护牌”问题进行及时清理,更要管好手中的权力;执法部门不仅要严格执法、规范公正执法,更要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这样,才能彻底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
长江网:执法机关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交通秩序,保护道路设施而服务,现在却给破坏交通秩序,破坏道路安全的行为作掩护。滥用职权,借职务之便谋取利益。治理超载超限的目的是纠正规范,罚款只是一种治理手段,绝不是最终目的。
@莫雨轩:车辆超载既破坏道路,更时刻威胁着行人以及其他车辆的安全,急需从严治理。治理超载既靠驾驶员、运输公司的自觉,更需要执法人员进行从严执法,正确引导。然而在超载治理过程中,一些执法部门发放“超载保护牌”,不仅让治理超载沦为空谈,更助长了“许可超载”风气,这比超载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