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期待“偶遇书记”不再成新闻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3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综合媒体消息,2013年12月30日,正在地铁采访的河南省郑州电视台记者“偶遇”也来乘地铁的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便一路相随,跟拍采访。这则“地铁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引发舆论热议。媒体评论,“地铁偶遇市委书记”能成新闻,归根结底在于是“偶”遇,而非“常”遇。
海外网:民众所反感的只是被欺骗,如果不是“偶遇”一词显得扎眼可疑,“书记坐地铁”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值得鼓励的事。在贴近群众、取悦民意上,官员花多少心思“策划”都不过分。随着中国的政治生态愈渐现代化,相信会看到越来越多官员与民众拉近距离,而这些亲民举措,也将让媒体和民众日渐习以为常,不再成为“新闻”。
《新京报》:网民质疑的是“偶遇”是否真实,个中也不乏期待,期待官员们能够真正深入群众,到市井闾巷里接接地气,到车站市场里面感受民生,多一点实事求是之心,少一些摆弄作秀之意。可以想见,若是“书记乘地铁”这样的事情多了,也就无所谓“偶遇”不“偶遇”了。而媒体在选择新闻的时候,也能以平常心视之,不会以“偶遇”之类的题目刺激民众情绪。
新华网:消弭公众对官员“喜好作秀”的刻板印象,还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剥离公权力的神秘感,平和地生活在民众之间。市委书记也好、县长区长也罢,工作时,沉下去不摆架子,不作秀,干实事;下班后,到菜市场买买菜、到超市排队买单。长此以往,“偶遇书记”就不是什么新闻了,老百姓对官员的信任感也就建立起来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也就有血有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