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热点:减晚会不减年味!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中国青年报》15日报道,2014年文化部春节晚会已确定停办,1992年开始举办的这一晚会,今年春节期间将作别观众。据了解,今年和文化部春节晚会一起暂停的还有公安部春节晚会、民政部与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主办的双拥晚会。至此,“中国春节四大晚会”中仅剩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棵“独苗”。
《法制日报》:狂欢,从来都不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情绪;晚会,也不是办得越多越好。对比晚会式的狂欢,公众更需要的是进入到休闲社会的慢节奏,而一台又一台的晚会也让这个节变成了明星赚钱的节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烧钱烧出来的歌舞升平。春晚,有的请了赞助商,而有的则是拿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未必就同意把自己的血汗钱变成一台歌舞升平的晚会。晚会自然难以逃脱劳民伤财的诟病。
《新京报》:政府部门不得公款追星、办“春晚”,不只是中央的文件要求,更是现代政治伦理的要求。所有的公款均是取之于纳税人,因而也当用之于纳税人,而不应该让一些政府部门打着娱乐人民的名义,办晚会自我讴歌。因此,四大春晚“4减3”,不只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节俭,而且也是行政理念的纠偏,停办之后,反而社会效果更佳。
长江网:春晚本质上是一个文化产品,运作也应交给市场,目前央视开门办春晚,就放出了积极的信号。诚然在较长时间里,我们已经习惯了由政府办春晚,但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是正常的,也不该是常态。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节俭令”,停办由部门机构举办的晚会,也不过是让晚会回归正常,回归到文化市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