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余额宝被指寄生虫 倒逼金融机构的自我革命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人民网22日消息,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布博文炮轰余额宝,称其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而同时,国金证券互联网金融产品“佣金宝”正式上线,“万分之二”的佣金率赚足了广大股民的眼球,也引来不少同行的吐槽。对此舆论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市场的监管呼吁也在得到积极的回应,但互联网金融监管宜疏不宜堵。
@网民陈宇:从短期来看,余额宝确实抬高了银行的成本,而银行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转嫁成本,从而抬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但这不是余额宝的责任,从单一社会主体而言,它没有义务为此负责。从长期来看,余额宝的正面意义是倒逼了金融机构的自我革命,从而变相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业的竞争会极度惨烈,但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正面效应。
评论人温晓东:并不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影响了整体金融稳定,而是整体金融(至少是部分群体)出现了需求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存在,可以促进传统金融体系、模式的改革,甚至有可能对利率市场化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参考报》: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改善了金融业的竞争质量,不能用余额宝存在的短期问题,否定整个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要以包容态度对待。千万不要采取管制的行政手段,而要切实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宽进严管才能放活,才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充分竞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