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热点:江苏睢宁给百姓信用评级 “仅为政府方便”?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新华网消息,江苏省睢宁市114万人口,每年会根据分数被划为4个信用等级,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A级享优待,D级被受限。政策目的是用大众信息公开和大众信用评级,来实现社会的有效管理。但有网民质疑,制定的相关规则,其约束内容多数是从政府的角度考虑的,所有不利于政府管理的行为,都会扣分。这是把社会信用体系,变成了“政府治理模式”。
网民“李忠卿”:政府主导给所有市民评定信用等级,这种做法似乎无可非议,问题在于究竟将哪些个人行为纳入信用打分范围。讲求个人信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主要表现在是否按规定纳税、借贷款是否按时足额归还等方面,至于“围堵闹访扣分、招商引资加分”,与个人信用没有半点关系,随便给每个人划定一个身份标签,与当年“皇军”给老百姓颁发良民证何其相似,莫非睢宁也要这么做?
《法制日报》:信用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的、片面的,本来就应该呈现群体的、网状的、双向的关联。因此,政府在推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上,理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而不应该有任何推卸的借口。不过,政府有责任推动,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应该完全主导这一信用系统,更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将本该由政府承担的某些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等,强加于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