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舆情扫描 > 舆情播报:青春片扎堆引热议,“缅怀过去”还是“消费回忆”

舆情播报:青春片扎堆引热议,“缅怀过去”还是“消费回忆”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7月6日,电影《栀子花开》的首映式吸引了众多舆论的目光:现场被布置成了一场毕业典礼,主创均以学士服造型亮相,一起扔学士帽、拍毕业照,被网友戏称为“临摹学生时代”。随着又一个毕业季的来临,《我们的十年》、《破风》等一大波青春怀旧片同样也已蓄势待发,准备大赚“回忆的眼泪”了。

      “青春题材”优势明显

      近年来,与“校园”“青春”有关的影片开始大行其道,屡屡创造佳绩,更捧红了一批散发阳光气息的青年演员。

      近年青春题材电影概况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票房上,“青春片”的战果都相当可观,《左耳》《匆匆那年》《致青春》等影片的票房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火爆程度令人惊叹,影片上映期间的相关话题也是红遍半个网络。

      青春校园题材为何能有如此强大的话题制造和吸金能力?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青少年文化正逐渐从边缘成为主流,年轻人群也正在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另一方面,相比于动辄上亿投资的大片,青春题材相对经济实惠,但由于不缺受众,回报也不会低。

      有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质量如何,有过青春的人,都想也都会去影院缅怀一下,这就是针对特定观影群体的消费口味设计的优势,即所谓的“类型比内容更卖座”。

      舆论口碑褒贬两重天

      虽然票房普遍飘红,但从舆论的反馈情况来看,对“青春片”的评价两极分化明显,甚至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一部分受众给予了这些影片不错的回响,认为其“让我们找到青春的影子”,如网友“驯鹿人”称:“看到影片中的铁皮铅笔盒、雪人冰棍这些东西,感到很温暖,这代表着一代人的青涩时代啊。”《东南快报》也评价说,它们“以青春为主题,讲述了有关青春的酸甜苦辣,用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镜头画面,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而且又很好地把电影与商业化的叙事技巧结合在了一起,使得青春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获得了双赢。”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和专家却指出,如今所谓的“青春文学电影”,大部分都是以怀旧情怀和初恋情结的题材为主,对于青少年成长和心理变化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刻的描摹反思。以去年热映的《匆匆那年》为例,很多观众吐槽导演把各种烂俗的桥段往一起堆,台词拿腔拿调,情节简单老套,网友“根正苗红少年S”就评价到:“除了灌篮高手的主题曲之外,没有任何共鸣。大陆的怀旧青春片也变成了一样样的套路化,没有任何的惊喜感,甚至连‘情怀’都谈不上。”


      需跳出“跟风”“搭车”的圈子

      环顾近年来的一系列校园电影,主线几乎都是围绕着“恋爱—失恋—生活—回忆”来展开,甚至连“堕胎”这样的低俗戏码也能被拿来“跟风”。“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买账,正如《北京晨报》的评论:短短三年时间,擅长跟风的中国电影人已经快要把青春片“玩坏了”。网友“stansa”也表示:“几乎每一部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的情节都是谈恋爱!眼睛都起茧子了!”还有网友称“这种电影是在鼓励早恋么?”,更有电影研究者开始担忧:市场利益驱使之下的同题材泛滥,会让青春题材电影步上武侠片的后尘,如此下去,这张“青春牌”还能打多久?

青春是一代人共同的美好记忆,它不光有情窦初开的羞涩和期待,也有奋发图强的努力和进取;它不仅有草地上的牵手漫步,还有体育场里的挥汗如雨;它不只有《左耳》中你侬我侬的初恋情怀,还有《中国合伙人》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青春”之于电影,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决不能只是“搭顺风车”从急切缅怀旧时光的“老男孩”“老女孩”手中捞一笔钱,而应真正拍出新意,拍出思想,拍出内涵,让每一位曾年少过的人回味它时感到“妙不可言”,而非“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