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政策解读 > 7月CPI涨幅低于预期 政策无大幅度调整必要

7月CPI涨幅低于预期 政策无大幅度调整必要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8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7%。1-7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4%。分析人士指出,数据低于预期,下半年的通胀压力不大,因此货币政策不会收紧,财政政策不会放松,政策无调整的必要。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对腾讯财经表示,CPI和PPI的数据显示了经济仍在平稳回落。7月份CPI环比增长0.1%,主要由蔬菜价格上涨驱动,所以通胀压力并不大。PPI下跌较多,表明经济仍然不景气,但PPI跌幅收窄,所以经济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落。李迅雷预计今天中午将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月度报告也将下跌。

      李迅雷认为,下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的调整。由于通胀压力不大,所以货币政策不会收紧;财政政策也不会放松。由于经济不景气,所以今年下半年CPI虽然会略有上升,但仍将处在3%以下。李迅雷预计第三季度的GDP将会在7.4%左右。由于一季度GDP为7.7%,二季度为7.6%,所以下半年只需达到7.3%或7.4%,即可将全年的增长保持在7.5%。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对腾讯财经表示,这一数据低于预期,其中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没有想象的高,居住价格低于预期,抵消了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影响。因此,本来预计三季度开始显著上涨的CPI,其回升实点将延后。

      王剑辉指出,从7月PPI同比下降2.3%可以看出,下半年的CPI升势可能会受到制约,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将在2.8%到3%这一水平。

      王剑辉认为,在这样的CPI水平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没有大幅度调整的必要,数据对政策的影响为中性。

      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对腾讯财经表示,CPI2.7%的涨幅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不过,其中有1.8个百分点是去年“翘尾巴”的影响,只有0.9个百分点是真正的上涨。并且,肉价和菜价的上涨对CPI的影响较大,而且肉价上涨的环比正在回落,所以通胀压力并不大。此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的防通胀政策执行得也比较平稳。

      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3%;工业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4%;这些指标都说明经济还未完全企稳。另外这些指数与月初的PMI有些脱节;不过,这种脱节可能也与PMI是一项经济先行指标有关。

      从国际的情况来看,有分析人士认为,最近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和金属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带来输入型的通胀,但向威达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由于未来一段时间QE退出,美元升值,以及新能源方面的利好,以及金属的低位持续震荡,都不大可能造成输入型的通胀。

      向威达认为,7月29日召开过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修复市场信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加快中西部铁路的发展,加强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都对稳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向威达认为,由于经济形势尚未好转,中小企业融资仍然较为困难,央行应该对货币政策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起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