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年经济可以谨慎乐观
“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2015年1月6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在交银集团“2015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系列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工业领域通缩及地方债务违约压力等不确定性。”
连平表示,首先一点不确定性就是国际经济环境仍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美俄经济制裁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同时,金融危机遗留的减债压力、经济结构改革缓慢、宏观经济失衡等多重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潜在增长率较低。新增长动力的缺乏导致日本经济低速增长。
其次,就是我国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的“通缩”面临不确定性。连平称,“一方面上游采掘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第二产业占比逐步下降,工业领域需求不足,导致原材料价格走低。预计2015年上半年PPI仍将大幅度负增长,下半年降幅可能有所改善。”
“再次,房地产市场调整及地方政府债务政策收紧可能导致地方债务违约的不确定性。”连平称,2015年房地产投资可能前低后升;但受产能过剩制约,制造业投资仍将有所放慢;而受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政策收紧、平台融资受限,基建投资增速可能略有回落。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将比2014年小幅回落。
与此同时,连平也表示,“产品库存增速放缓和大宗商品库存下降释放去产能的积极信号,表明过剩产能正在逐渐淘汰,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未来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仍然可期,2015年有可能成为未来中高速平稳增长的起点。”
连平称,中国依然存在着宏观调控政策仍有空间、改革将释放新的红利、经济结构改善和效率提升的趋势延续、去产能过程推进以及就业保持稳定等一系列积极因素,因此对于2015年中国经济不应悲观,甚至可以谨慎乐观,或许这将是一个新周期承前启后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