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长假去留多听听“沉没的声音”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因为“挪假”把固有工作生活节奏打乱,在网上引发各种吐槽。或许是为了回应民意,全国假日办昨天开始征集公众意见,就7天长假是否该保留、有无必要“挪”出3天假等问题展开调查。
休假安排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确实不能某个部门或者某些专家关起门来说了算,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听取各群体的意见。应该说,现在的放假制度,就是在“假日经济”的思维下,由上而下地“计划”出来的,缺少了民意参与的环节,众口未调之下,引发争议也就难免。
事实上,“挪假”是否合理的问题,近几年已经讨论过无数次,甚至可以说“逢假必吵”,各种意见往往针锋相对。从昨晚某网站调查呈现出的数据看,“7天长假是否应该保留”的问题,选择“应该”和“不应该”的比例也是非常接近。所以,调查如果只是简单地看网上哪个选项的比例稍高一些、哪种嗓门稍大一些,就作为决策的依据,或许并不科学。民意调查,还是应该做一些更深入细致的工作。
举个例子,网上抱怨长假导致高速拥堵、景区人满为患的,多是经济条件不错,能开私家车或者能负担不菲旅游费用的,这些人可能不少都能享受带薪休假,其实并不缺少“长假”;可现实还有很多人,平常几乎很难有休假机会,也就尤其珍惜长假。而他们的声音,未必能够通过网络等渠道表达出来。
所以,征集民意当拓展渠道,不能止于网上投票等,而是要对各群体当前的休假状况和需求,做一些更深入的调查。尤其是对一些缺乏话语权者而言,他们的呼声不能被忽略——对他们而言,带薪休假甚至平常双休都可能是奢侈,基于此,对国庆长假的保留与否,他们也会有自个的态度。
当然,公众也希望,能借这次民意征集,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只是长假拆分或保留。这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群体的休假状况,多倾听“沉没的声音”,在合理权衡的基础上,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