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诺奖两位得主学术观点曾激烈交锋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在今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耶鲁大学的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尤金·法玛尤为引人注目,原因是这两位的学术理论观点曾发生过“正面冲突”。
尤金·法玛是外界所公认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奠基人,这一理论成型于其的博士论文,法玛认为,股票价格波动是无法预测的,遵循“随机行走”的轨迹。这一观点被法玛在1965年的一篇名为“股票价格行为”的论文中被首次提出。
在1970年的《金融日志》学术期刊上,法玛发表了一篇名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的评估”,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真正定义的奠基性理论著作。在文章中,法玛提出了“强有效”、“半强有效”和“弱有效”三种市场形式,法玛将有效市场定义为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的市场。
根据这一假设,法玛认为,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在有效市场中,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然而就在法玛的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都被讲授时,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位得主罗伯特·希勒则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1981年,希勒在一篇名为“股价确实会因为波动剧烈而无法用随后的股息来衡量吗?”的文章中,希勒对“有效市场假说”发出了直接挑战,席勒认为,在理性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将根据股票未来的股息收入,通过折现来衡量当前股价水平,而非所谓的“随机行走”。
希勒引用了美国股市自1920年以来的表现,并将对未来股息预期和折现率考虑在内,希勒得出结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比仅根据对未来理性预期的因素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