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增加假期是王道!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综合媒体消息,27日,全国假日办联合多家网站发布“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调查”。此次调查是继今年10月假日调查后,全国假日办第二次通过网络征集民众对放假方式的意见。此次调查提出三个调休方案供网民投票。在这三套方案中,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与现在保持不变。对此,网民表示,公开征求民意的方式会获得尊重,但假期总天数没有增加,换汤不换药。
《新京报》:通过公开征求民意,最大程度平衡不同群体意见,不再代民做主无疑是当下调整放假安排的最佳选择。挪假也好不挪假也罢,原本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不同的主张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的博弈,关键是政府部门如何统筹决策,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在相当程度上,没有最完美的调休方案,只有最民意的调休方案。即使最终的调休方案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至少人们也不会有“被决定”的不满。
光明网:推出多个放假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相比之前关门定政策的粗率,将政策公开讨论、经历公开博弈的“锻造”,在公平性和科学性上都是进步。这种“新气象”可以看作是对社会改革大趋势的顺应和跟进。只是要回应多样化的社会诉求,统一调度式的治理思路肯定要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与其殚精竭虑地苦思如何应对难调的众口,不如不做这种大锅饭。
网民“毛开云”: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仅有11天,稀缺的节假日造成了全国性的“假日综合症”。若能增加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民幸福感也会产生作用,因此,适当增加放假天数应提上日程。而假日办想要广纳民意,就该来点实实在在的改变。倘若还是隔靴瘙痒式地征求一下意见,似乎是在回应国民关注,实质是在玩弄和忽悠国民,国民不仅不满意,甚至还会“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