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舆情扫描 > 舆情热点:政策“空降”伤不起!

舆情热点:政策“空降”伤不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新华网15日消息,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1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并将自2014年3月1日起按车辆尾号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就是“限购+限行”。对此次限购,天津市给出的理由是控量、防堵、治霾。网民质疑,如此重要的措施竟然“空降”,头天晚上开发布会第二天就实施,为何不考虑给市民一个缓冲期?媒体评论,缓堵的关键是改善出行结构,完善的公共交通才是治堵的有力支点。

      网民“剑眉同学”:为何此次限购措施发布的如此急促?15号下政策,16号开始车牌有偿,政府当天津人民是电脑固件升级吗?

      新华网:目前天津的公共交通距离方便、快捷、舒适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很难让私家车主选择公共交通。有关部门要摒弃“懒政思维”,出实招对常见“堵点”进行改造,如修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拓宽道路等;还可对私家车辆实行分时段限行,但同时要兴建大型换乘点,让私家车主在限行时段能在此停车,并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此外,还应大力打造便捷畅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网民“翟勤”:在雾霾当前的形势之下,控制机动车的总量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限购政策对于已有车的人来说是种福利,对于没有车准备买车的人却如同制裁。同为城市公民,为什么在拥有乘用车的问题上完全不平等?另外机动车中的污染大户,多为那些老旧的大排量货车、客车和公交车。只盯着乘用车限购、高价拍牌,既有失公允,也难以在治理机动车排放方面,作出科学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