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舆情扫描 > 舆情热点:法理须硬气

舆情观察:制度刚性莫困住生命!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三湘都市报》6日报道,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一危重患儿的母亲向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请求,先送患儿去长沙,到了马上付钱。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要求患者家属按规定先交800元才能发救护车,结果13个月大的孩子未能赶上急救时间离世。网民质疑,不交钱不发车,这是个什么样的规定?

      《扬子晚报》:医者,仁术也。医务工作者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任何凌驾于生命之上的“冷血规定”都不能被容忍。即使有时可能违背医院规定,但也没有比生命更重要了。如果医院确实贴不起车费,事后要求患者家属补上120租车费也是办法。假使事后患者家属耍赖不给120租车费,还可以走法制渠道,用法律武器讨回120租车费,打击“老赖”,才是正常渠道。

      《燕赵晚报》:当患儿命悬一线时,所有的制度践行都应遵从“救人要紧,搁置万端”的服务宗旨,急救中心、医生、护士等利益攸关方都应尽可能的为病危幼童开辟生命绿色通道,否则,不是失职就是失德。制度设计也好,行为人落实制度规定也罢,大可不必将“制度正义”理解为雷打不动的天经地义,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求取一种无失公平、无毁公正的“人性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