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10% 舆论呼吁调整机制制度化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3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新华网8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这已是我国自2005年起连续10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燕赵都市报》:尽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连续多年增长,但相应调整过程却一直不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而是通过行政方式来完成。与此同时,养老金究竟应怎样增长、具体参照依据和计算标准是什么,是否应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财政收入等指标挂钩,同样也没有一个十分清晰明确的制度化调整机制。而在这种制度化机制缺乏的背景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一再成为“新闻”,也就很难避免。
《京华时报》:更广泛层面普遍提高养老待遇,显然需要更为充盈的养老资金池,否则将无法抵御出现巨大缺口的风险。做大养老资金池,需要大力发展补充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鼓励社会兴办养老产业。与此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养老资金的配置作用。有钱才好分配,没有市场化的养老金运作机制,养老资金池就可能出现断流,这种压力最终可能迟滞养老制度改革的进程。
《中国证券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不仅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相适应,更要未雨绸缪,实现制度上的良性循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打破养老保险的地区间不平衡;二是打破养老金双轨制,把机关事业单位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