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经济理事会官网!
当前:浙江经济理事会 > 舆情扫描 > 舆情观察: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引争议

舆情观察: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引争议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原定在北京举行的萤火虫展因环保组织的抗议无限期推期。环保认识打出“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的抗议口号,并质疑展览的萤火虫非人工养殖,而是野生捕捉。

      伴随着商业观赏萤火虫放飞的活动在全国越来越多, 7月以来,一封环保人士的全国联名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关于萤火虫的商业讨论的话题热度也在逐渐升温。出现了《河南景区放飞数万萤火虫,上千游客张网以待》、《环保人士抗议萤火虫主题展 商家放弃损失百万》和《环保人士联名叫停萤火虫观赏 商家遇尴尬》等新闻。 环保人士、商家、专家和网友都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展览的萤火虫是否为人工养殖,萤火虫展览应该在栖息地进行生态展览还是通过主题公园等商业展览,环保人士此次的抗议是否有作秀成分,是否有科学依据等等。

      环保人士

      环保人士认为,浪漫放飞萤火虫的情景是萤火虫的坟墓。质疑展览的萤火虫其并非人工养殖,而是野生捕捉。即使萤火虫来源为人工养殖场,但有养殖基地会从野外捕捉萤火虫,无法保证全部非野生。公开信中直指萤火虫展览的几宗罪:引起种群灭绝、影响生态平衡、可能传播疫病。

      专家

      据华商网报道文章中称,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昆虫学教授、博导刘玉生表示:“赞成商业观赏萤火虫,前提必须是人工养殖。”他认为这样做的价值在于,让大家关注自然界,关注生物多样化,也符合科学知识大众化的倡导。“大众有观赏需求,完全叫停是非常盲目的。” 并且不赞成到萤火虫栖息地去观赏,“人所到之处,破坏力太巨大了,人类应当少去干扰和破坏。”

      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负责人付新华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些萤火虫很可能来自野外捕获,而不是人工饲养,因为人工繁殖的萤火虫,成本是每只10-20元,而野外捕捉的只要5毛钱。大量从野外捕捉萤火虫,对萤火虫来说是一场浩劫。

      商家

      面对环保人士的指控,一些商家表示并不认同。

      据《新京报》报道,面对环保人士的抗议,有展览主办方表示“你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非要保护萤火虫,蝴蝶的展览也很多,怎么不去保护蝴蝶?”

      武汉君友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黄姓负责人认为,做萤火虫商业展览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正当合法经营活动,环保人士有抗议的权利,但政府叫停应给出法律依据。“不能拿道德绑架合法的商业行为,行政权力也不应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