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冒名上大学”调查公告不应如此敷衍
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广受公众瞩目。3月19日,事发地周口市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不料,调查结果的公布,非但没有去除人们的种种疑问,反而引发更多质疑,20日持续发酵。
原因在于调查结果公布的方式很“奇葩”。标题为《真假“王娜娜”事件水落石出》的公告,通篇没有任何事实还原,全部都是干巴巴的定性结论与处理决定。有关事实部分只有这样4条:王娜娜反映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属实;反映身份信息被冒用,属实;反映自身生活受到影响,特别是不能申领银行贷款,不属实;媒体报道的王娜娜要求对方道歉、注销学籍、赔偿30万元,属实。这4条“鉴定”式的判断,对于事件细节没有任何清晰的交代。接下来是假“王娜娜”被解聘、9名责任人被处分,但这9人做了什么事、犯了哪一条,一概只字未提,仍是干巴巴的“对此负领导责任”“对此负直接责任”含糊表述。
这样的调查公告不可能不让人疑惑甚至愤怒。一个农村学子,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居然被他人领取,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直至就业,13年后才得以追查真相,两个人的命运转折当然引人深思。民事官司怎么打、各种损失怎么赔,后续也值得关注。但人们最关心的,是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是谁、通过怎样的方式动的手脚,制度设计上有什么漏洞,权力与金钱扮演了什么角色,其他人会不会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即使要处理相关责任人,也必须弄清他们各自具体的违纪违法行为,有没有权力的滥用与运作,有没有利益的输送与打点,才能估量惩处是否真正依纪依法,是否有足够警示作用,是否能杜绝这类情况再次发生。
然而,据说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公安局、检察院、教育局等组成的强大联合调查组,兴趣似乎只盯在真假“王娜娜”两个人的是非曲直上。上大学被冒名顶替、身份信息被冒用,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似乎用不着兴师动众长达20天去调查。而王娜娜是否因此不能申领银行贷款、有没有要求30万赔偿,与人们的关注重点并不相关。
在笔者看来,出台这样“奇葩”的调查结论,症结在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诚意,只想敷衍过关。一种可能是明着说认真调查,实际上走走过场,匆匆搞个处理决定。反正都是警告、记过、诫勉谈话,除了处在风口上的假“王娜娜”外,其他人都没有被免职、开除,当事人庆幸轻易过关还来不及呢,谁会提出异议?平息舆论风波最要紧。当然,也不无为包庇某些当事人而故意模糊事实的可能。否则,这样颇有“技术含量”、涉及多道环节、“大变活人”的高难度事件,岂能只因某一案件当事人过世,就带走了一切细节?第二种可能是事实已经调查清楚,却不公告于众,只讲结论不谈事实,这为当事者讳的动机就更为明显。最后一种不大可能的可能,就是调查组水平确实低劣,不知调查的重点在哪里,就像高考答卷不审题,那就不只是敷衍而是失能失职。
高考既事关为国选材的重大国计,也事关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既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与党和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的民心聚散。因此,“被冒名上大学”事件,不应视为仅仅与两个女孩的命运转折与利益纠葛有关,也不应视为仅仅是一起只求尽快平息舆论的普通危机公关事件,而应积极认真查清事实真相,坦诚全面向社会公布,同时仔细分析各环节漏洞,举一反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交出一份去除人们疑虑、让公众感到心安的答卷。即使某些事实确实无法彻底查清,也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清楚哪些是无法查清的细节,哪些是已调查清楚的内容,供公众审视评判。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责任人依法依纪做出处理,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诚意与决心。
“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要处理得让人心服口服,事实还原必不可少,事件调查必须清爽透明,否则就无法给人们一个体现党委政府公信力、体现社会良知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