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近期中国不会采取政策紧缩措施
北京时间3月11日凌晨消息,汇丰证券分析师曲宏斌和马小平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CPI和PPI通胀率的下降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持续通缩压力上,不会在近期内考虑采取政策紧缩措施。报告还指出,鉴于通胀压力仍旧温和的环境,中国政府拥有可避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和稳定经济形势的政策灵活度。
以下是报告内容摘要:
通胀压力继续减弱
中国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率下降至一年低点,其降幅超出预期,原因是受到粮食价格和基数效应失真的影响。此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通胀率的同比和环比降幅也均有所扩大,这意味着需求状况仍旧保持疲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生产者物价指数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一直都呈现出同比下降的走势,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持续通缩压力上,不会在近期内考虑采取政策紧缩措施。
影响:
2月份中国CPI通胀率下降至同比增长2%,其主要原因在于基数效应;在2013年2月份,CPI通胀率创下了3.2%的10个月高点。我们预计,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中国CPI通胀率将会回升至同比增长2.3%到2.5%之间,原因是基数效应失真的情况将会消失。但是,在2014年1、2月份中,平均CPI通胀率同比增长2.2%,远低于2013年第四季度中同比增长2.9%的平均值,其部分原因在于银行间拆借市场上货币状况相对紧缩的滞后效应。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七天回购利率为5%,到今年2月份下降至3.5%。
中国政府已经将其2014年的CPI目标设定为3.5%,这意味着当局有充足的空间来实施改革措施,如解除资源和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等。
到目前为止,PPI通胀率已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一直都保持在负值。2月份PPI通胀率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工业部门的需求状况仍旧疲软。从汇丰银行和官方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企业仍在继续清理库存。我们预计,1、2月份中国的工业产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该数据将于3月13日公布)。
展望未来,鉴于通胀压力仍旧温和的环境,中国政府拥有可避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和稳定经济形势的政策灵活度。